TAEF政策評論

政策評論

揭開「玉山論壇」神秘面紗:如何在艱困的外交環境中,展現臺灣的韌性和「暖」實力?

2018年10月25日 | 作者:台亞基金會執行長楊昊、國際交流部主任劉宣辰、研究助理江懷哲

文:台亞基金會執行長楊昊、國際交流部主任劉宣辰、研究助理江懷哲

幾十年來,台灣的外交處境艱困,從1969年的68個邦交國一直遞減到今天的17個。當然,中國因素的外交擠壓與兩岸關係的結構限制是箇中原因。無論臺灣想要參加什麼國際組織、想要爭取哪些國際合作的機會、甚至是發展各種援助計畫,都需要迂迴前行,目的是不讓我們的國際友邦陷入選邊困境,面臨到來自北京的壓力。

不只是爭取邦交國或維繫現有外交關係極其困難,幾十年來,臺灣就連參與大型的國際會議(無論是官方的或者是民間的),也都面臨重重侷限。舉凡國家名稱問題、議題限制、或者是代表團與參與者的數量等等,中國因素的介入的確讓「臺灣」這個名詞成為國際會議的困擾,更不用說「中華民國」。

舉例來說,相較於其他區域強權(regional powers)選派動輒十幾二十人的規模,臺灣沒有大型的「代表團」可以參加第一軌外交(track one)的聯合國相關會議、就連二軌(track two)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亞太圓桌會議(Asia-Pacific Roundtable)、雷崗論壇、或者是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 study group)等,也備受限制。

對臺灣來說,參與這些國際會議與論壇至少有三項傳統上的重要意義:第一,藉由會議外交參與國際知識社群(international epistemic communities),臺灣得以掌握各種全球政經與安全脈動的訊息;第二,藉由想法的交流與共同理念的推展與溝通,臺灣得以結交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like-minded friends),以行動來促進夥伴關係;第三,透過國際發聲與積極參與表達臺灣的關切與國家利益。

從冷戰時期開始,臺灣對於會議外交的耕耘與重視投入相當多的努力。正因為政府無法享有正常國家的待遇,各種學術機構、研究單位或智庫的國際活動能量,就成為協助臺灣達成上述三個目的的重要助力。

舉例來說,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在冷戰時期即為臺灣發展學術外交或智庫外交的主要推手。幾個旗艦型的雙邊與多邊大型國際會議,如台美會、台日對話、台歐對話、台韓對話、台印(度)對話、臺灣東協對話、甚至是非洲論壇等,藉由輪替在臺灣與海外(如美國與歐洲國家、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或越南等地)主辦相關論壇的經驗,直接與國際政策社群討論迫切的共同挑戰。

在後冷戰時期,有越來越多的智庫與學術單位分擔這項智庫外交的任務,像是遠景基金會所辦理的凱達格蘭論壇與印太對話等、中經院臺灣東協中心所辦理與東協經濟共同體相關的研討會議、臺灣經濟研究院APEC中心的各項亞太經貿會議、或者是最近由國策院辦理的亞洲智庫高峰會。

在此同時,老牌的會議外交推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與其所發展出的東南亞研究中心,則是在近年來轉向耕耘制度性的國際合作網絡。此一戰略轉向讓學術外交與智庫外交的內容不只是一年一次的對話,而是在參與的機構上形塑更多的網絡、同時也加強年輕同仁的參與。

舉例來說,東南亞研究中心自2017年起加入了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聯盟(the Consortium of SEASIA),並且在2018年擔任該聯盟的秘書處,與其他十個國家、十三個頂尖的亞洲研究中心將在2019年辦理雙年會(SEASIA Conference 2019),並且吸引數百人到上千位東南亞與亞洲研究專家與會。

國關中心更自2018年起開始籌辦國際當代中國研究聯盟(the Consortium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與美國、加拿大、澳洲與日本的相關中國研究或東亞研究機構進行跨國合作,以跨國會議的辦理來形塑新的區域知識社群。

經過了30年,臺灣對於操作智庫外交、會議外交的理念已經悄然改變,會議外交的具體實踐除了中、小型的政經、外交與安全政策對話,也開始有更全面的區域鏈結,面對的受眾也更為多元。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沙提雅提(KailashSatyarthi)出席2018年玉山論壇。

不只是軟實力

除了學術機構與智庫,臺灣的民間社會過去幾十年來累積了一定的能量,發展大型的會展、論壇或者國際會議。近年來,當然,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推進,民間力量更聚焦於發展與東南亞、南亞與紐澳的合作關係,彰顯臺灣與這個地區的社會鏈結。舉例來說,外貿協會辦理的各類大型的投資與商業高峰會與臺灣形象展(Taiwan Expose)、在高雄舉辦的全球港灣城市論壇、或者是智慧城市論壇等。這些因應國際趨勢、凸顯臺灣特色的平台,成為臺灣展現軟實力(soft power)、爭取國際支持的亮點。

當然,對臺灣而言,政府與民間社會透過論壇外交想展現的絕對不只是軟實力,而是想更積極地搭建更多元豐富的區域或國際平台,將臺灣內置在國際合作的鉅型網絡(mega regional or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collaboration),以靈活應對兩岸關係的侷限與來自北京的政治外交脅迫。

或許軟實力是一種展現特色與吸引力的策略性操作,但臺灣存在與長期以來對國際社會的貢獻,代表的是一種充分的暖實力(warm power),以及許許多多不為人知或需要說出口的故事。

北京對臺灣的打壓與脅迫,它想形塑出一種「強勢的意識形態」或者是「臺灣的一切由中國決定」的國際形象,阻斷臺灣與各國政府、國際企業、甚至是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這座島嶼國家擠壓到國際社會邊緣,並順勢吸納成中國領土的一個部分。

這座島嶼幾十年來並始終在學習,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同時也學習如何在確保國家尊嚴與國際夥伴「comfort level」的前提下,發展務實、有意義的合作關係。當然,臺灣在近年來所辦理的各種國際論壇與大型會議,來自於國際社會的響應與支持,說明了與臺灣交往不僅無害,更能落實對人民與區域有益的共同利益。

從2017年起,臺灣規劃在每年的國慶日之後辦理「玉山論壇:亞洲進步與創新對話」(Yushan Forum: Asian Dialogue of Innovation and Progress),希望透過這個國際級的論壇彰顯「合作」對臺灣與亞洲的重要意義。這個論壇從原本的六個主題,擴散到八個主題,希望能與國際合作方共同彰顯人才培育、創新產業、區域農業、與醫療與公共衛生的特色合作。另外,在合作網絡方面,玉山論壇也將政府的合作倡議擴及到公民社會、智庫、青年領袖與文化機構的網絡。

玉山論壇的存在與推廣,就是想分享臺灣的溫暖故事(the representation of warmth),打破過去政治硬實力的競爭,轉向暖實力的真實分享。儘管如此,因為它是臺灣主辦的國際論壇,還是面臨到許多來自於對岸的壓力。

2018年玉山論壇中以「文化共融:文化無國界,深耕共榮的文化基礎」為題交換意見。

轉換思維

會議外交或論壇外交的轉變,是臺灣貢獻國際、採取行動爭取國際支持的片段縮影。它也說明了(highlight)臺灣在面對外交艱難時的韌性(resilience)。不可否認地,臺灣的論壇外交也面臨兩難。它需要有更多的國際宣傳讓國際友人與臺灣人民瞭解臺灣的永續存在的重要性,也更清楚與臺灣合作的夥伴關係將會帶來哪些雙贏的成果,不過,也正常化的過程中,臺灣社會也需採取更為穩健與踏實的方式來檢視臺灣的外交努力,不宜再採取類似「外交突破」的浮誇標題。

將臺灣對國際社會的參與說出來(to speak out / articulate),本來就不該是一件難事,而凸顯這座島嶼對國際發展的長期努力與貢獻更應被各界所尊重。臺灣問題不該是國際社會的政治禁忌(political taboo),特別是當臺灣的聲音與人民的吶喊被強大的外力刻意消音(devoice),國際社會的無私支持與鼓勵將顯得珍貴。

本文由原文翻譯至中文,原文網址請見:The Need to Speak Out: Taiwan’s Contribution in International Forums

(本文原載於關鍵評論網